谱写新时代保护“母亲河”的幸福乐章

时间:2020-08-06
来源:宁夏新闻网
访问量:218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宁夏全境属于黄河流域,自古因黄河而兴、因黄河而美、因黄河而强。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我区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以更大决心、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展现更大作为,在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中,谱写保护和治理“母亲河”的宁夏新乐章。

将初心和使命融入到保护和治理“母亲河”的始终。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打响新时代的黄河保卫战是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的时代号角。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初心使命,也是激励我们在保护和治理黄河时砥砺奋发、善作善成的精神法宝和强大动力。行源于心,力源于志。保护和治理“母亲河”,就是要将初心和使命融入到保护和治理的始终,完成时代重任。初心就是情怀,就是要在保护与治理黄河中打硬仗、破难题,把为人民谋幸福切切实实落到保护和治理黄河的实处,落到人民群众心坎里;就是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使命就是担当,保护和治理“母亲河”,就是要自觉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要在会干中体现担当作为,以真抓实干把初心使命转化为推进各项工作建设的实际行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珍惜和呵护好黄河,要把握客观规律,明确黄河保护红线底线,科学规划顶层设计,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在初心的召唤下,在使命的鞭策下,打好保卫战,成就黄河安澜、海晏河清,作出对人民、对国家负责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宁夏答卷。

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于保护与治理“母亲河”的始终。黄河的保护和治理,是安民兴邦的大事,造福人民是其核心要义。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集中了全区66%的人口、80%的城镇,创造了全区85%的经济总量,生产了74%的粮食;近90%的水资源来自黄河,60%的耕地用的是黄河水,78%的人口喝的是黄河水;沿黄湿地面积多年稳定在310万亩,黄河成就了宁夏“塞上江南”的富庶,对继续建设美丽新宁夏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要做好这个惠及民生的“大工程”,书写好福荫子孙的“大文章”,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就必须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于保护与治理“母亲河”的始终。黄河水的水质直接影响到宁夏的工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保证人民生活用水甘甜健康、保障灌溉的河水水量可持续供给,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际行动中,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中,作为努力建设先行区的最大推动力,站在流域谋发展、着眼长远抓发展、心系民需快发展。进一步解决好黄河的洪水风险、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等问题,以高度的责任感,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把人民的期待变成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现实,从“母亲河”的保护治理中获得更多、更实在的幸福感、安全感。

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践行在保护与治理“母亲河”的始终。让绿色成为宁夏发展最动人的色彩,护美黄河的绿水青山,做大黄河的金山银山,推进宁夏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要让黄河生态活起来,将发展沿黄城市经济带与保护黄河生态正确的辩证关系,融入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准确把握黄河流域宁夏段的生态方位、生态定位、生态地位,加快构建黄河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推动产业、城市与黄河和谐共生、相融共济;谋划好项目,在具体的项目上解决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等问题,把蓄水工程和节水工程统一起来、骨干工程和配套工程统一起来、大型工程和小型工程统一起来、生态工程和生产生活工程统一起来,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保护好黄河生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治理工程,统筹推进两岸堤防、河道控导、滩区治理,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推动黄河的综合性治理、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让黄河流域宁夏段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绘出黄河流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宁夏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