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人民至上 依靠人民 造福人民 植根人民

时间:2020-05-28
来源:塞上论坛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

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绩。

人民至上,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目的。人民至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坚持人民至上,并把这种理念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49年的49.7元增加到2019年的3万多元,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我们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数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今年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党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一切为人民至上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依靠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作者,也是历史的剧中人。只要人民成为自己的主人、社会的主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人,共产主义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实践证明,不依靠人民,没有人民的支持,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一切依靠人民,就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用人民的力量对权力实施全方位的监督制约,有效杜绝各种腐败和消极不作为现象。

造福人民,扛起为民谋利的责任使命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深刻认识到,权力和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本质上赋予的是信任和责任,既寄托着实现高质量发展、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美好希冀,也承载着带领群众攻坚克难、战胜风险挑战的殷殷重托。在作重大决策时,要始终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在解决具体民生问题时,让群众切实有获得感;在遇到复杂矛盾时,做到为民担当负责。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根基所在、力量源泉所在、胜利之本所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决站稳群众立场,坚决维护群众利益。

植根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

党的根基在人民,共产党人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无产阶级运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无产阶级不可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而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更不可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具有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利益特征。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党的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不能忘。植根人民,为了人民,就要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就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在治国理政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奋进的征程上,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执笔:狄国忠   宁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