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凝心聚力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

时间:2018-08-20
来源: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平罗县共有3个贫困村,建档立卡户2625户13954人,截至2017年底,累计脱贫1965户10729人,目前未脱贫660户3225人。2017年,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450元,同比增长9.3%;比搬迁前人均收入1950元增长3.3倍。近年来,平罗县委、政府通过“12345”模式,凝心聚力,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一朵花” 

  十二五以来,我县插花安置16249546人、劳务安置3001133人。安置过程中,平罗县抢抓农村宅基地改革机遇,大胆创新移民安置方式,采取大分散、小集中插花安置,通过集中、插花、劳务三种方式搬迁安置移民569329324人,其中:集中安置376918645人,在姚伏等11个乡镇规划保留中心村,通过开展农民自愿有偿退出,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有效形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盘活农民闲置资产,采取回购闲置住房和存量宅基地新建方式,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实现了插花安置四降低两提高目标,即安置成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服务成本四降低和农村资源利用率、移民生活质量两提高,实现了政府、退出农民和插花移民三赢,插花移民形成平罗经验,受到国务院汪洋副总理的批示和肯定,并在全区推广。 

  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两项标准”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平罗县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把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两项标准作为工作重心,夯实脱贫攻坚精准识别基础。组织县、乡、村各级扶贫干部开展集中业务培训,严格按照户申请、两评议、一比对、两公示、一公告识别程序,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坚持实事求是、综合研判,不搞一刀切,加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信息比对,做到五个不列入、六种情况暂不脱,确保贫困人口收入、不愁吃、不愁穿,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等数据信息识别准确、真实。截至目前,通过多轮建档立卡回头看,全县共识别贫困村3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2513954人。 

  建立完善脱贫攻坚“三个机制” 

  平罗县是石嘴山市脱贫攻坚主战场,市、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建立责任、帮扶、督查三项机制,助推脱贫攻坚扎实推进。一是建立责任落实机制。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党组织书记抓扶贫工作格局,明确了市委书记领导责任、县委书记主体责任、乡镇党委书记直接责任、村党支部书记具体责任。成立市、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分析和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工作顺利开展。二是落实帮扶工作机制。为确保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落实落细,安排107个市级单位和76个县级单位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帮扶。按照帮扶责任人每人不超过5户的要求,落实市、县帮扶责任人695人,落实乡镇包户干部360人,与贫困户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派驻3名副处级干部分别担任3个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共14人,选派3名县副科级干部任副书记、副队长。三是建立督查问责机制。市、县党委、政府督查室分别会同市、县扶贫办开展每月定期督查、季度不定期督查相结合,推动脱贫攻坚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责任落实、作风建设等各项工作。目前,发放督办单33个,问责处理2人,约谈单位负责人10人。 

  持之以恒落实落细“四项计划” 

  结合3个贫困村和插花移民乡镇实际,以产业、就业、自主创业、社会保障四项脱贫计划为支撑,助推脱贫攻坚。一是完善政策体系。结合自治区脱贫富民战略及系列政策,制定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和创业就业扶持政策,拓宽补助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出台《平罗县推进脱贫富民实施方案》《平罗县扶贫产业发展担保基金管理办法》等8个政策文件及配套考核验收细则,编印发放宣传手册、口袋书等3万余份。二是抓实产业扶贫。以四个一示范带动工程为抓手,大力培育和发展草畜、瓜菜、劳务三大产业。创新企业+”模式,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吸纳建档立卡户参与、土地流转租赁收租、基地务工拿薪,拓宽增收渠道。鼓励支持建档立卡户利用庭院空间,坚持小群多户和集中种养相结合,发展沙漠瓜菜、草畜、林果等特色产业。建成肉羊集中养殖园区1个,肉牛集中养殖园区2个、肉鸽养殖基地1个、枸杞番茄辣椒种植基地1个、菌菇种植基地1个。引进华泰农、天源復藏、红翔沙漠瓜菜等16家农业企业,带动发展庭院种植2000座,庭院养殖1200户,累计发放产业发展补助资金1340万元。三是抓好就业创业。实施精准技能培训,培育就业创业基地,引导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通过组织开展就业服务月专场招聘会春风行动等活动拓宽就业创业渠道。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543546人,建档立卡劳动力每年实现季节性务工或稳定就业3000人以上。红翔新村、红瑞村、庙庙湖村3个移民自主创业园实现自主创业近300人。实行定向、定岗、订单培训,着力打造庙庙湖新丝陆服装加工和红瑞村台宏服装加工精准扶贫车间,实现稳定就业200余人,月收入2000元以上。四是织密社会保障网。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要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以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高龄津贴、孤儿养育为抓手,织密社会保障兜底网,实现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确保无生产能力的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目前,全县享受各类社会保障政策建档立卡人口共3368人。 

  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五个行动” 

  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基础设施、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社会帮扶、素质提升五个助力行动,补齐脱贫攻坚短板。一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整合国土、水务、扶贫等项目资金近3亿元,在3个贫困村开发耕地4.1万亩,以土地平整、客土压沙、电网铺设、灌排体系建设等为重点,实施红崖子乡万亩沙荒地整治、陶乐镇庙庙湖调蓄补灌水库等产业基础设施项目30个,保障了产业发展需求。二是优化金融扶贫服务环境。以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优先在3个贫困村开展评级授信。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在3个贫困村安装布放各类电子金融服务机具60台,打造便民金融服务点15个,消除了贫困村金融服务空白,实现了群众取款大额不离镇,小额取现汇款不出村的便民服务目标。设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550万元、扶贫产业发展担保基金3000万元,互助社发展资金800万元,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瓶颈问题。累计为建档立卡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82411027.97万元。扶贫保实现应保尽保。三是抓好教育扶贫。为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围绕教育基础设施、师资队伍、贫困学生资助、控辍保学四项重点,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确保适龄儿童有学上、上好学。建成庙庙湖、红瑞幼儿园和小学各1所。向贫困村倾斜,开展优秀教师轮岗、下乡,加强贫困地区师资队伍建设。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职和大学生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实行分类施策进行教育资助。每年投入300万元,实施营养早餐工程,免除建档立卡家庭、低保家庭、残疾人家庭学生和孤儿学生乘坐校车费用。四是凝聚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和各帮扶单位力量,从产业、就业创业、教育等方面,主动与帮扶户对接,认真研究,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形成了上下联动、互相配合、群策群力、合力攻坚的良好帮扶格局。两年来累计帮扶资金2015万元,解决就业岗位600多个。五是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在贫困群众中举办讲习所夜校等培训班,强化扶贫政策宣传。加强技能培训,加大培育两个致富带头人,宣传致富典型。每年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下乡、劳动技能比赛、脱贫攻坚政策宣传、致富带头人观摩等各类活动不少于100场次,不断激发群众致富内生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