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棚孕育平罗移民致富梦

时间:2019-02-22
来源:平罗发布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微信图片_20190222091405.jpg

2月15日,阳光灿烂,平罗县红翔新村温室大棚里温度飙升到28℃,温暖如夏。定植一个月的西红柿苗已经长到大约40厘米高了,蚕豆大小的西红柿争相挤出绿叶的包围。技术员万贵生半蹲在田垄间,小心翼翼地为西红柿秧苗打杈。“再有一个月,第一茬西红柿就能出棚了。”万贵生笑着说。

相隔不远的一座温棚里,则是另一番景象。一片嫩绿的地里,一寸多长的大葱苗生机勃勃。为了不伤苗,万贵生的媳妇朱秀红和六七个姐妹蹲在地上,用手一根一根地拔掉杂草。一边劳作一边唠嗑,温棚里不时传出朗朗笑声。

“今年我家又承包了2座温棚,加上自家院子里的1座温棚,现在共有3座。为悉心打理这几座温棚,我把厂子里的工作辞了。要好好干,盼望收入比去年好。”朱秀红对记者说,最近她暂时在合作社的温棚里打工,再有一个多月,自家院子里的温棚也要打理打理。

万贵生、朱秀红夫妇由外出打工到给自己打工,这个转变从一年前开始。去年春节后,在政府的扶持下万贵生在自家院子里建起了温棚种了4000棒菌菇,到年底不仅还清了贷款,而且纯收入1.2万元。

建温棚总投入3.7万元,按照县政府40%、市政府30%、帮扶单位20%、个人10%比例分摊,万贵生只投入了一小部分资金。“我感觉政府的这个贷款政策真好,对我的帮助特别大。”万贵生发自内心地说道。尝到了种菌菇的甜头,他决定放开手脚大干一把,贷款8万元承包了2座温棚。

“我和媳妇分工好了,我把承包的这2座温棚操心好,她把院子里的温棚操心好,同时还把家里照顾上。”万贵生说。

在家门口上班,这是十年前万贵生不曾想过的。2009年,万贵生一家从隆德县崇安乡搬迁到红翔新村。一开始,因为没有技术,万贵生只能到工厂打工。后来,万贵生一边不断参加村上组织的培训,学习温棚种植技术,一边到合作社的温棚里打工,积累实践经验。逐渐成长为温棚种植老手的万贵生被聘为沙漠甜瓜合作社的技术员。

“我们两口子一边打工一边种菌菇,一年下来差不多有近10万元收入。”当被记者问及去年的家庭收入时,不善言辞的万贵生腼腆地说道。

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万贵生走过的路,仅仅是红翔新村脱贫致富之路的一个缩影。目前,红翔新村568户2465人已全部达到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有保障)的标准;全村296户136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已有285户1327人实现了脱贫,贫困发生率1.62%;全村2018年人均纯收入已超过3400元以上。2018年年底,红翔新村完成整村脱贫出列工作,彻底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